
格雷曼酒庄(Cremaschi Furlotti)位于智利最大的葡萄酒产区——莫莱谷(Maule Valley),是一座传统的家族式酒庄。
格雷曼酒庄由现任庄主巴勃罗·格雷曼·弗洛狄(Pablo Cremaschi Furlotti)的曾祖父于1889年在意大利所创立,迄今已有130年历史。后来,巴勃罗的祖父带领整个家族移居阿根廷,在当地创建了弗洛狄酒庄(Furlotti Vineyard),在另一片大陆上传承家族的酿酒传统。弗洛狄酒庄在当地拥有逾3,700公顷的葡萄园,是阿根廷葡萄园规模排名第四的酒庄。之后,巴勃罗和他的父亲将120多年的家族酿酒事业发展到了阿根廷的邻国——智利,他们在智利莫莱谷的子产区伦克米拉谷(Loncomilla Valley)购入了佩尼亚斯科葡萄园(Penasco Vineyard)。他们尊重当地风土,用自然无干扰方式种植葡萄和管理葡萄园。酒庄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进行种植和酿造,获得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认证,英国零售商协会(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认证、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认证以及智利可持续发展酒庄认证(New Wines of Chile Sustainable Certifiication)等多个权威认证。
格雷曼酒庄拥有400多公顷葡萄园,园内种植着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佳美娜(Carmenere)、西拉(Syrah)、黑皮诺(Pinot Noir)、内比奥罗(Nebbiolo)、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 Blanc)、灰皮诺(Pinot Grigio )和味而多(Petit Verdot)等10多个葡萄品种。葡萄园主要位于伦克米拉谷,当地优质的风土为酿造风格独特且质量上乘的葡萄酒提供了条件。山谷中气候适宜,夏季干燥,阳光充足,昼夜温差颇大。在温度较高的夏季,从海洋吹来的冷空气可以降低葡萄园的温度,使葡萄拥有更好的平衡度和结构感。受安第斯山脉(Andes Mountains)的影响,暖湿气流会向山脉的顶部上升,而安第斯山脉海拔较高,因此可以很好地阻隔湿气,形成“雨影效应”,使夏季不会过于炎热,为葡萄创造了一个漫长的生长季节。此外,山坡复杂多样的冲积土与安第斯山脉融化的纯净水为培育高品质的葡萄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酒庄可以酿造出颜色浓郁,单宁顺滑圆润的红葡萄酒,以及酸度颇高、平衡性极佳的白葡萄酒。
拉古斯酒庄(Chateau Grand-Puy-Lacoste)位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Medoc)产区的波雅克(Pauillac)产酒村,在1855分级(1855 Classification)中被评为五级庄。在当代,许多葡萄酒大家如休·约翰逊(Hugh Johnson)认为拉古斯酒庄的排名应该在更高一层次。
拉古斯与它的孪生姐妹——同是1855五级庄的杜卡斯庄园(Chateau Grand-Puy-Ducasse)——都源于中世纪波雅克村北部一个名叫“大普伊(Grand Puy)”的酒庄。这个酒庄法文名中的“Puy”意思是“小山”,正是这样的地形赋予了酒庄俯瞰波雅克葡萄园美景的绝妙位置。当时这个酒庄为波尔多议会成员吉罗(Guiraud)先生所有。1750年,大普伊酒庄被分为两部分出售,其中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了拉古斯酒庄。拉古斯酒庄由吉罗的后人传承,传递了几代人后,酒庄的所有权于19世纪随着一位女继承人嫁给圣·吉伦斯(Saint Guirons)而转变,此时酒庄易名为“Chateau Grand-Puy Saint-Guirons”。后来庄主的女儿玛丽-珍妮·圣·吉伦斯(Marie-Jeanne de Saint Guirons)嫁给弗朗索瓦·拉古斯(Francois Lacoste),酒庄因此得名“Chateau Grand-Puy-Lacoste”。
1844年,拉古斯夫妇去世,他们的儿子皮埃尔-弗雷德里克·拉古斯(Pierre-Frederic Lacoste)接管酒庄。皮埃尔-弗雷德里克·拉古斯十分进取,他上任后一直致力于提升酒庄葡萄酒的品质以及提高酒庄的知名度。1855年,他翻新了酒庄。同年,拉古斯酒庄在1855分级中被评为五级庄。拉古斯酒庄一直由拉古斯家族管理至20世纪20年代。
时光流转,拉古斯酒庄现在为波利(Borie)家族所有,该家族早在19世纪末就在波尔多经营葡萄酒生意,也是“超二级庄”宝嘉龙城堡(Chateau Ducru-Beaucaillou)的所有者。1978年,让-尤金·波利(Jean-Eugene Borie)从拉古斯时任庄主雷蒙德·杜宾(Raymond Dupin)手中买下这座酒庄。1979年,让-尤金·波利的儿子,也是酒庄现今的主人——弗朗索瓦-泽维尔·波利(Francois-Xavier Borie)——接过管理大权,开展了一系列复兴酒庄的举措。弗朗索瓦-泽维尔对酒庄的酿酒设备、酒窖等进行了全面更新。他的妻子玛丽-海琳·波利(Marie-Helene Borie)则着手于修复酒庄城堡,包括翻新酒庄内外环境、在酒庄周围修建绿地等。在夫妻二人的努力下,拉古斯酒庄恢复了往日的荣耀,酿造的葡萄酒品质也不断攀升。
拉古斯酒庄占地90公顷,其中葡萄园面积为58公顷,种植了75%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0%的梅洛(Merlot)和5%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目前葡萄树的平均树龄为38年,种植密度为10,000株/公顷。园内土壤以深层粗砾石为主,混有沙子与少许黏土,兼具优越的排水性和储热能力,白天吸收热量,夜晚释放出来,有利于葡萄充分成熟。酒庄一直致力于精细化管理,在过去二十年间,把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减少了一半,且在十年前就已开始杜绝使用杀虫剂,通过种植其它植物来治理害虫。另外,酒庄会通过人工松土和杜绝使用除草剂等方式来保护土壤。不仅如此,酒庄始终坚持绿色采收(Green Harvest),将产量控制在每公顷40-45百升,以提高葡萄的质量。为了保证采摘时葡萄已完全成熟,酒庄会根据每个年份的情况,精心挑选合适的采收时机。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采收期间,拉古斯酒庄都会邀请来自西班牙一座村庄的工人来采收葡萄,这样的传统已经延续了数代人。这些长期合作的专业人员确保了只有最优质的葡萄才能进入酿酒环节。葡萄经人工采摘后会被装入小箱子中,以确保运送过程中果实完好无损。
拉古斯酒庄坚持酿造反映风土特征的葡萄酒。酒庄置有43个不同容量的温控发酵罐,用于单独发酵不同地块的葡萄,以确保每个地块的风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酒庄采取温和的发酵方式,在28℃恒温下进行为期8-10天的酒精发酵,并适当进行淋皮(Pump Over),以促进单宁和色素的提取。之后葡萄醪会浸渍大约10天,然后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艺术酒神红葡萄酒tic Fermentation),从而柔化葡萄酒酸度、提高稳定性,并使其口感更加圆润顺滑。根据年份特征的不同,酒液会在法国橡木桶中陈酿16-18个月,其中新桶比例为2/3,剩下的1/3为使用过一次的旧橡木桶。熟成过程中,酿酒人员每3到4个月会进行一次倒罐(Racking)。
拉古斯酒庄的主要酒款包括拉古斯酒庄红葡萄酒(Chateau Grand-Puy-Lacoste, Pauillac, France)和拉古斯酒庄副牌干红葡萄酒(Lacoste-Borie, Pauillac, France)。正牌酒一直以稳定的品质和鲜明的波雅克风格赢得众多葡萄酒爱好者的赞誉,优秀年份众多。副牌酒创立于1982年,是一款适合年轻时饮用的优质葡萄酒。此外,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2018年的调查显示,在“2017年波尔多最具性价比葡萄酒”榜单中,拉古斯酒庄位列首位,这是该酒庄连续第8年蝉联该榜单首位,展现出其价平质优的超凡人气。
格雷曼酒庄的酿酒葡萄均来自自有葡萄园,所有的葡萄都是使用手工进行采摘,采摘后悉心筛选才进行酿造。酒庄共生产四个系列的葡萄酒,分别为珍藏系列(Reserve)、单一葡萄园系列(Single Vineyard)、限量系列(Limited Edition)和金星系列(Venere),深受世界各地葡萄酒爱好者的信赖与好评。以金星系列为例,葡萄经过悉心筛选后,不同品种的葡萄会分类破皮,独立发酵,使用的发酵容器为带有温控系统的小型不锈钢罐,发酵温度控制在 27℃到30℃之间,葡萄会浸渍达28天以充分萃取风味物质和色素。随后,酒庄会将不同品种的葡萄酒进行调配,并置于新法国橡木桶中陈酿18个月。另外,酒精发酵后,葡萄酒会自发在不锈钢罐或橡木桶中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使葡萄酒的口感更为柔和。装瓶后,葡萄酒还会在酒庄酒窖中瓶陈12个月再上市销售。
格雷曼酒庄的葡萄酒凭借卓越的品质,每年都在多个国际性的葡萄酒赛事上斩获大奖,如2014年格雷曼酒庄单一葡萄园霞多丽干白葡萄酒(Cremaschi Furlotti Single Vineyard Chardonnay, Maule Valley, Chile)于2015年荣获柏林葡萄酒大赛(Berlin Wine Trophy)金奖,2013年格雷曼酒庄单一葡萄园赤霞珠干红葡萄酒(Cremaschi Furlotti Single Vineyard Cabernet Sauvignon, Maule Valley, Chile)于2016年荣获德国国际葡萄酒大赛(Mundus Vini)金奖。

产品关键词:艺术酒神红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