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特诺酒庄(Giacomo Conterno)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Piedmont)库尼奥省(Cuneo)的梦馥迪村(Monforte d’Alba),是一座出产顶级巴罗洛(Barolo)葡萄酒的大名庄。
关于孔特诺酒庄的起源,葡萄酒界流传着数个版本,有的认为酒庄的建立者是与酒庄同名的吉亚科莫·孔特诺(Giacomo Conterno),也有的认为建立者其实是吉亚科莫的父亲乔万尼·孔特诺(Giovanni Conterno)。不管建立者到底是谁,可以确定的是,孔特诺酒庄如今的名气和地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吉亚科莫。20世纪初以前,大多数巴罗洛葡萄酒的风格都是易饮、适宜早饮的。时间来到20年代,出身于酿酒世家,服完一战兵役归家不久的吉亚科莫,却想做一点不一样的尝试——他想要打造具有强大陈年潜力的巴罗洛。在经过数次试验后,吉亚科莫成功酿造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巴罗洛葡萄酒:品质相当出众,但最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陈年潜力。他根据酒庄所在地梦馥迪村的名字将这款酒命名为“梦馥迪诺(Monfortino)”,正是这款酒让孔特诺酒庄一跃成为巴罗洛地区,甚至是全意大利名气最大的酒庄之一。梦馥迪诺也成为了传统派巴罗洛的代表酒款。
在掌管孔特诺酒庄多年后,吉亚科莫于1961年将酒庄正式交给他的两个儿子乔万尼(Giovanni)和阿尔多(Aldo)。兄弟俩共同经营了数年时间,但由于在酿酒理念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阿尔多最终选择了离开孔特诺酒庄,在1969年建立了与自己同名的阿尔多·孔特诺酒庄(Poderi Aldo Conterno),走上了酿造现代派巴罗洛的道路,乔万尼则继续坚守传统。乔万尼最小的儿子罗伯托(Roberto)从1988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酿酒,当乔万尼在2004年去世后,罗伯托接管了
今一直稳居圣埃美隆一级B等酒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宝座,出品的佳酿以其优异稳定的品质而深受大众青睐。
自1887年起,艾伯特·玛凯(Albert Macquin)先生陆续收购了多个酒庄,获得了约26公顷园地,柏菲玛凯酒庄由此成型。艾伯特是一位颇具先锋精神的农业工程师,在根瘤蚜席卷法国时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广嫁接移植技术,为抑制根瘤蚜蔓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圣埃美隆乃至全法国享有诸多赞誉。如今,酒庄由他的外孙伯努瓦·克勒(Benoit Corre)、布鲁诺·克勒(Bruno Corre)、玛丽·雅克·夏邦泰(Marie Jacques Charpentier)及他们的子女共同管理。1990年,著名酿酒师斯蒂芬·德农古(Stephane Derenoncourt)加入酒庄,任酿酒顾问一职。斯蒂芬是风土方面的专家,擅于捕捉风土差异,被认为是下一位米歇尔·罗兰(Michel Rolland),由其带领酿造的葡萄酒往往深受认可。
1994年,柏菲玛凯酒庄聘请尼古拉斯·蒂安邦(Nicolas Thienpont)负责酒庄的经营管理。尼古拉斯来自波尔多酒界名门——蒂安邦(Thienpont)家族,在葡萄酒酿造和酒庄管理上造诣颇深,如今还同时打理着博塞庄园(Chateau Beausejour Heritiers Duffau Lagarrosse)和拉斯杜嘉酒庄(Chateau Larcis Ducasse)两座一级B等酒庄。在斯蒂芬和尼古拉斯两位大师的带领下,柏菲玛凯酒庄一路精进,于2006年荣登圣埃美隆一级B等酒庄宝座。
酒庄的葡萄园坐落于海拔65-100米的高地上,占地15公顷,毗邻柏菲(Chateau Pavie)、卓龙梦特(Chateau Troplong Mondot)和老托特(Chateau Trottevieille)三座圣埃美隆一级名庄,风土优越。园中覆盖有持水性好的石灰质黏土,底层为厚约20-150厘米的星状石灰岩,出产的葡萄酒口感清新浓郁,肉质饱满,富有力道,蕴含独特的矿物质风味。
根据各地块的风土特性,酒庄因地制宜地种植了84%梅洛(Merlot)、14%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2%赤霞珠(Cabenet Sauvignon),平均树龄超过30年。柏菲玛凯酒庄秉承尊重风土的理念,采用有机种植法管理葡萄园,通过种植伴生植物及安装排水系统等种种措施来维持土壤活力及生态平衡。此外,葡萄园工作人员密切关注葡萄树的健康状况,及时对失活的葡萄树进行补种,严格控制种植密度,保证培育出优质果实。不仅如此,酒庄团队还悉心甄选出优质老藤,选用它们的插枝来培育新藤,在延续老藤优良特性的同时促进基因多样性。
柏菲玛凯酒庄认为葡萄酒是土壤和葡萄树的共同结晶,应当反映生态环境的微妙平衡,也应体现不同年份的差异性与当地风土的连贯性。为此,酒庄精准把控每一道酿酒工序,单独酿造产自不同地块的葡萄,力求打造展现风土特征的品质佳酿。酿酒葡萄全部由人工采摘,经过光学筛选及去梗后,部分果实在未破皮的状态下进入敞口式大橡木桶中发酵,另一部分则采用水泥罐发酵。期间,酿酒人员通过温和的压帽工序来适度萃取果皮中的色素和酚类物质等成分。
酒精发酵结束后,酒液会被转移至橡木桶中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之后在新桶比例为60%的法国橡木桶中熟成18个月左右,其中包括6个月的酒泥陈酿,最终酿出的葡萄酒单宁丝滑,风味浓郁凝练,口感清新,矿物质特征鲜明,十分迷人。
自1998年份起,柏菲玛凯酒庄的葡萄酒品质就有了显著的提升。《葡萄酒倡导家》(Wine Advocate)现任主编丽莎·佩罗蒂-布朗(Lisa Perrotti-Brown)在2018年6月品鉴了1998年柏菲玛凯酒庄红葡萄酒(Chateau Pavie Macquin, Saint-Emilion Grand Cru Classe, France)后,给其打出了97分的高分好评,称其“单宁如天鹅绒般丝滑,酸度恰到神马精选葡萄酒好处,余味相当持久”。此外,柏菲玛凯酒庄红葡萄酒的2005、2008、2009、2010、2015、2016及2017年份均获得了帕克团队(Robert Parker Team)94分以上的评价,表现颇为出彩。酒庄目前还发布了一款副牌酒——玛凯橡树林红葡萄酒(Les Chenes de Macquin, Saint-Emilion Grand Cru Classe, France)。
孔特诺酒庄,延续着自祖父处流传下来的酿酒传统。
孔特诺酒庄在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购买葡萄园,其酿酒所用的葡萄全部购自当地的葡萄农。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葡萄农选择不再出售葡萄,而是自己使用葡萄酿酒,孔特诺酒庄的葡萄来源日益减少,因此乔万尼在塞拉伦加村(Serralunga)买下了卡西纳弗朗西亚葡萄园(Cascina Francia)。该葡萄园面朝西南,土壤主要为钙质土,出产的葡萄品质优异,故买下葡萄园几年后,酒庄便不再另外购买葡萄,而是完全使用卡西纳弗朗西亚园出产的葡萄酿酒。2008年,罗伯托在塞拉伦加村的瑟瑞塔葡萄园(Ceretta)买下3公顷土地,将酒庄的葡萄园面积进一步扩大。
孔特诺酒庄多年来一直坚持酿造经典的传统派巴罗洛葡萄酒。酒庄使用野生酵母,延长浸渍时间,将发酵完毕的酒液置入斯洛文尼亚大橡木桶中陈年。酒庄已推出的葡萄酒包括4款巴罗洛、2款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以及一些使用巴贝拉(Barbera)、多姿桃(Dolcetto)等品种酿造的酒款,其中梦馥迪诺巴罗洛珍藏干红葡萄酒(Giacomo Conterno Monfortino, Barolo Riserva DOCG, Italy)仅在上佳的年份采用卡西纳弗朗西亚葡萄园品质最好的葡萄酿造,是酒庄的得意之作,也是整个巴罗洛地区最昂贵的巴罗洛酒款之一。

产品关键词:神马精选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