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erick)创建。著名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曾如此评价贝灵哲:“在我的品酒生涯中,曾尝过无数堪称世界顶级佳酿的葡萄酒,很多所谓的著名酒庄的实质表现让我非常失望,但在贝灵哲这里,我找到了品质非凡,极具代表性的美国葡萄酒。”
1863年,弗雷德里克•贝灵哲从德国来到美国之后,不断地写信回家,描述美国这个新世界国家的种种机遇和希望,最终使弟弟雅各也为之心动,毅然从德国美因茨跑到美国。等到了美国后,雅各感兴趣的并不是纽约大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而是酒窖内的平静。雅各本来在德国的时候,就已经很喜欢酒窖的工作,到了美国,当听说加利福尼亚州的风土条件十分适合种植葡萄时,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对酿酒工作的满腔热情与振奋。1870年,他来到了美国的东部海岸,先抵达旧金山,后又到达纳帕谷(Napa Valley)。令他欣喜若狂的是,纳帕谷多山,透水性甚好的地形土壤与德国莱茵河谷的十分相似。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山上挖出的隧道有保温的作用, 这正是上等葡萄酒储存和窖藏的绝佳之地。于是,在1875年,雅各与哥哥买了土地并开始在此进行葡萄的种植与葡萄酒的酿造。1876年,贝灵哲酒庄就在他们两兄弟的手中诞生了。
贝灵哲酒庄的藏酒库是在隧道中建成的。隧道的建设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才建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天然藏酒库,平均气温为58华氏度(14摄氏度),此酒库一直沿用至今。
在葡萄种植方面,贝灵哲酒庄非常重视葡萄植株的风土环境,认为无论采用何种酿酒技术,都不该脱离风土环境,每一瓶好的葡萄酒都能很好地表达出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优越性。
卡氏家族酒庄(Bodega Catena Zapata)位于阿根廷的门多萨(Mendoza)产区,是罗伯特·帕克《世界顶级葡萄酒及酒庄全书》(Wolrd’s Greatest Wine Estate)一书中唯一收录的南美洲酒庄,其原庄主尼古拉斯•卡帝娜·萨帕塔(Nicolas Catena Zapata)被《醇鉴》(Decanter)杂志评为2009年年度人物(Man of The Year)。
1898年,卡氏家族的先祖尼古拉·卡帝娜(Nicola Catena)从意大利来到阿根廷门多萨,并于1902年在此地开辟了第一块种植马尔贝克(Malbec)的葡萄园且建立了传承四代的家族酒庄。他的儿子多明戈(Domingo)随后扩大了酒庄的业务,直到卡氏家族成为门多萨最大的葡萄园持有者之一。多明戈的儿子尼古拉斯·卡帝娜·萨帕塔(Nicolas Catena Zapata)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继承了家族产业。80年代早期,尼古拉斯以经济学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参观游学。那时,新世界里只有加利福尼亚州敢于挑战法国在葡萄酒界的地位,其致力于在加利福尼亚州酿造出可以媲美法国最优质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尼古拉斯和他的妻子艾琳娜(Elena)参观了加州,尤其是纳帕谷(Napa Valley)产区的酒庄,并深受启发,决定将注意力转向葡萄园管理和酿酒技术。
回到阿根廷之后,尼古拉斯卖掉了餐酒生产公司,仅保留了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分公司——埃斯梅拉达藏酒阁(Bodegas Esmeralda)。1992年,尼古拉斯在图蓬加托(Tupungato)火山上海拔近1524米的地方种下了现在被称为阿德里安娜(Adrianna)的葡萄园。他认为门多萨能为葡萄种植提供优越的条件,坚信这个高海拔的种植区使葡萄成熟缓慢,增加单宁,能够赋予葡萄酒独特的风味、良好的平衡度和柔顺的单宁。1995年,现任庄主劳拉·卡帝娜(Laura Catena)加入了父亲尼古拉斯的行列,致力于实现父亲“要做就做最好的,不然就不做”的梦想。凭借自身的学术背景和为了更好地了解葡萄园的风土条件,劳拉成立了卡帝娜葡萄酒研究所(Catena Institute of Wine)。秉持着清晰的愿景,她带领团队分析阿德里安那葡萄园内每个独特的地块,并对葡萄藤的管理方式作了细微调整。成果不言自明,五款屡获殊荣的优质葡萄酒不仅代表了阿根廷最好的葡萄酒,也代表了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卡氏家族酒庄目前拥有6个葡萄园。阿德里安娜葡萄园以尼古拉斯小女儿的名字命名,位于图蓬加托的古塔拉利(Gualtallary)地区,海拔约为1366-1450米。园内有不同的地块,土壤由冲积岩、砾石和石灰岩组成,部分土壤中含有的大量椭圆形白色石头提供了极佳的排水能力,在夜晚能吸收热量调节土壤温度。这里种植了马尔贝克、赤霞珠、霞多丽、黑皮诺(Pinot Noir)、维欧尼(Viognier)和品丽珠(Cabernet Franc)。
金字塔(La Piramide)葡萄园位于卢汉德库约(Lujan de Cuyo)的阿格雷洛(Agrelo),海拔约950米。园内土壤类型为冲积壤土和黏土,种植有赤霞珠、马尔贝克、品丽珠和味而多(Petit Verdot)。尼卡西亚(Nicasia)葡萄园位于圣卡洛斯(San Carlos)的拉肯萨塔(La Consulta),海拔约为1095米。园内底层土壤由冲积岩和冰川岩构成,表层土壤为砾石土壤。园内种植了马尔贝克、赤霞珠、品丽珠、霞多丽和西拉(Syrah)。安洁莉卡(Angelica)葡萄园坐落在迈普(Maipu)的轮轮塔(Lunlunta),海拔约为920米。葡萄园毗邻干涸的河床,土壤由砾石、壤土和黏土构成,园内种有赤霞珠和马尔贝克。上安洁莉卡(Angelica Sur)葡萄园,海拔约为1090米。该葡萄园的底层土为冲积岩和冰川岩,表层土为砾石土壤,这里种植了马尔贝克、赤霞珠、味而多和品丽珠。多明戈葡萄园位于图蓬加托的巴斯蒂亚斯(Bastias),海拔约为1120米,土壤类型为砾石、壤土和石灰岩,种有赤霞珠、霞多丽、黑皮诺和马尔贝克,其出产的霞多丽具有浓郁的矿物质风味。
卡氏家族酒庄根据各个葡萄园葡萄的生长情况在不同时间安排采摘,以确保收获的葡萄具有最佳的天然酸度和适宜的酒精度。在红葡萄酒的酿造上,采收后的葡萄部分保留整簇,部分去梗,之后将被放入容量为225-500升的法国橡木桶中低温发酵17-30天,这一过程会在酒桶内留下大量酒渣和沉淀物。发酵完成后,葡萄酒将在法国橡木桶陈酿18-24个月,部分葡萄酒还需经过瓶内陈酿才可上市。在白葡萄酒的酿造上,葡萄经过处理后,会被放入橡木桶中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葡萄酒会被放入法国橡木桶中进行陈酿12-16个月,部分带酒泥陈酿的葡萄酒会进行搅桶。
酒庄最具代表性的酒款是卡氏家族尼古拉斯干红葡萄酒(Bodega Catena Zapata Nicolas Catena Zapata, Mendoza, Argentina),该酒被认为是阿根廷首款能够媲美世界上最好葡萄酒的代表性葡萄酒。这款酒呈深紫红色,散发出黑樱桃和甘草的香气,伴以紫罗兰、香料和草本植物的气息,带有矿物质风味,口感饱满集中,单宁成熟,余味持久。1997年份的尼古拉斯干红葡萄酒于2000年在美国和欧洲举行的盲品比赛上与世人见面,并与拉图、侯伯王、索拉雅和作品一号等名酒同场竞技,结果在每一场盲品中都名列第一或第二。2004年份的尼古拉斯干红葡萄酒成为第一款获得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98+分的阿根廷葡萄酒。
贝灵哲酒庄是纳帕谷最古老的酒庄。雅各•贝灵哲在发掘纳帕谷潜力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先见之明足可称得上是珍贵的遗产。贝灵哲酒庄沿用古老的酿酒传统理念,采用最先进的酿酒设施和技术,酿造出的葡萄酒令人过目难忘,这反映了酒庄一如既往的坚持与奉献。
贝灵哲酒庄的葡萄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私人珍藏和单一葡萄园(Private Reserve & Single Vineyard)、现代遗产(Modern Heritage)、武士谷(Knights Valley)和纳帕谷。1996年,贝灵哲1986年份的赤霞珠葡萄酒被《葡萄酒鉴赏家》(Wine Spectator)评为“1990年度最佳葡萄酒”;同时,贝灵哲1994年的霞多丽葡萄酒(Chardonnay)被评为“1996年度最佳葡萄酒”,这是第一款获此殊荣的白葡萄酒。自此,贝灵哲酒庄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同时获得“年度最佳葡萄酒”荣誉的酒庄。贝灵哲酒庄还曾被《葡萄酒热心家》与《葡萄酒与烈酒》杂志同时评为“2001年度最佳酒庄”。
产品关键词: